首页

婉慈南一s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5 05:08:38 作者:河南尧山:雨后青山洗 风景美如画 浏览量:93609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题:鲐背老人忆峥嵘岁月:从军救国进军校 晚年书信再续黄埔情

  中新网记者 程宇

  “我是1948年5月考上的黄埔军校,黄埔一家亲。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一定要发扬继承。” 程大明是黄埔军校二十二期学员,接受采访时已是鲐背之年的他,回望起自己的军旅岁月,依旧澎湃昂扬。

黄埔军校二十二期学员程大明接受记者采访 李晨摄

  程大明1930年生于北京,孩童时代,他曾亲历“七七事变”,目睹日军占领北平的暴行。“日军标榜的‘建设东亚共荣圈’‘共存共荣’,都是胡说八道,实际上中国人沦为了二等公民、三等公民。”程大明说,那时北京海运仓、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等地都由日本人占领,日军在门口修筑岗楼,端着枪样子非常凶狠。老百姓的生活非常困苦,大家吃的都是72种东西混在一起的“混合面”,像土一样难以下咽。“所以这个给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想不受欺压,必须要强军。”

  在“从军救国”的感召下,1948年5月,程大明报考黄埔军校并顺利被录取,而后前往成都受训,开启了自己的黄埔生涯。“入伍三个月培训,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迟到以后卧倒,或者爬多少米几个来回,我的感觉就是训练绝对服从。”程大明认为,过比较艰苦的生活没有坏处,严格的管理和训练也能为日后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我们入校以后,也知道国民党接连失败。解放军说实话是站在正义的一边。所以我进学校的时候,学校的空气也比较沉闷,远远没有建校初期欣欣向荣的味道。”

程大明向记者展示黄埔时期的照片 李晨摄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二十二期学员原本两年半的学制,被压缩为一年零两个月。1949年10月,程大明毕业分配至陕西双石铺一六七师五○○团三营代理情报军官职务。行军至四川璧山,走在队伍末尾的他恰遇解放军部队,而后主动加入了这支正义之师。

  “我到国民党部队1个月零17天,根本连武器都没摸着。我那阵儿心里也有厌战的情绪,中国人打中国人有什么好处呢?所以当时很平静地就参加解放军了。”程大明看到,解放军的传统是到哪儿就要把哪儿建设好,“跟国民党部队不同,地方也拥护军队,军队也支援地方,这是我体会到的。我到解放军部队的时候,已经准备修成渝铁路,后来我就留在铁路方面了。”

程大明翻看与黄埔军校同学的合影 李晨摄

  1952年程大明转业回到北京,在北京二商系统做管理及计划统计工作,1989年末退休。转眼间,青年已白发。闲暇时,程大明会在社区讲述辛亥革命和黄埔历史,热情参与黄埔同学会的各项活动。“这位就是来自台湾的同学,我们亲切会见,大家都非常愉快。”采访中,程大明也向记者展示了自己与黄埔同学的珍贵合影,“我们那个中队里边有台湾的同学,所以我曾经也给他们写过几封信。” 在他看来,传承黄埔精神是自己一生的使命。

  “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一定要发扬继承。两岸能够更融洽,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做一点要做一点。”程大明说,两岸黄埔人本来就是同根同种,奋斗的目的也是要祖国统一。“咱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抱着这种态度,这也一定能实现。”

  2023年,程大明在北京逝世。而在他身后,一代代黄埔人的拳拳之忱,仍在回响。

【编辑:李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澜湄印象】剪纸不止在中国!泰国缅甸留学生讲述东南亚剪纸故事

沈阳市全民国防教育研究会系经沈阳市民政局批准、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团体,旨在助力沈阳市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持续深入发展。

局长为女婿量身定制方案,套取国家奖补资金,被通报

“我宣布,神舟十八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2时,电视里传来喜讯,大家立刻沸腾了,摇着国旗,欢呼鼓掌,尽情表达内心的喜悦与激动。(完)

习言道|再论人民城市,习近平关心“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

“簪笔,谓以毛装簪头,长五寸,插在冠前,谓之为笔,言插笔备礼也。”张守节的《史记正义》里有这样的记述,古代皇帝近臣为了记录事情方便,会随身携带毛笔,为了墨汁不染脏衣物,将其潇洒地插在头上,以便随取随用。后来逐渐被人们争相效仿,形成“簪白笔”的风尚。

66国驻华使节走进北京门头沟元宵游园会

中华文明在5000多年不间断的历史传承中兼容并蓄、创新升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坚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庆假期全国治安秩序良好

北京9月6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并进行正式访问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总理特罗瓦达举行会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